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区、州、县工作要求,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全面推进我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了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二)推进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问题亲自督办。一是研究制定《巴音郭楞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巴音郭楞乡党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规清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日志》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分工职能,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认真落实调解员制度。全乡有3名兼职司法助理员,32名调解员。今年以来,调解员共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8次,解答群众咨询160余件,成功调解纠纷28余件,成功率达到100%,通过调解、法律全覆盖工作的开展,极大提高了辖区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普及度,促进了巴音郭楞乡整体和谐稳定。
(三)落实普法责任,提升法律素养。严格按照乡“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我乡重点围绕“防诈于心反诈于行”防电信诈骗、“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群众的法律认知水平和维权意识。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小组,对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内容纳入周一升国旗仪式的议程,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知识,对外组织辖区内5个村利用国旗下宣讲这一庄重而具有凝聚力的形式,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组织牧民在村委会举行升旗仪式后,开展生动有趣的法律宣讲活动。把法律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牧民们讲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家庭权益维护到邻里纠纷处理,从合法放牧到资源合理利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国旗下传播。就像旗帜凝聚着力量一样,这些宣讲活动将牧民们的心聚在一起,让大家明白法律是保障他们幸福生活的坚实盾牌,激发了牧民们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四)及时完成上年度述法问题整改。一是强化了“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监督。制定了详细的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的普法任务和目标,将普法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要求畜牧部门在开展牲畜防疫服务时,向牧民宣传动物防疫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普法教育针对性,深入了解牧民和农村居民的法律需求,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特点开展专题普法。如在春季接羔育幼时期,重点宣传草原承包经营相关法律;针对老年人开展防范诈骗法律宣传。通过举办“法律进乡村”系列活动,鼓励群众参与,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普法的氛围,参与人数较去年增长10%。二是加强乡村两级司法队伍建设。组织了2次针对乡村司法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的业务培训,邀请法律顾问和调解能手授课,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调解技巧。
二、亮点工作
1.创新普法模式
结合牧区实际,开展“马背普法”行动。组织法律宣传志愿者骑马深入偏远牧区,为分散居住的牧民送去法律知识。同时,利用牧民聚集的那达慕大会等活动,设立法律咨询点,通过发放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律宣传品,如法律案例扑克牌、法律谚语书签等,吸引牧民参与,现场解答法律问题85余个,受到牧民广泛欢迎。
2.强化基层调解网络建设
建立了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以乡司法所为主导,在每个村的村民小组中选拔了1名有威望、懂法律的牧民作为信息员,及时反馈矛盾信息。今年,通过该网络提前发现并调解邻里间矛盾15起,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维护了巴音郭楞乡的稳定。
三、问题短板
1.普法工作的深度还有待提高,部分牧民虽然知晓一些法律条文,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困难。
2.调解员未经过系统培训在释法时缺乏专业知识支撑,村级调解组织的专业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纠纷时的能力不足。
3.随着牧区发展,新的法律问题不断涌现,如新型畜牧业经营模式中的法律关系等,现有的法律知识储备和应对机制不够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
(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积聚干事创业“正能量”,以优异的成绩推进我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平安和静、法治新疆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标准,细化普法工作任务。
(二)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年终述法工作。制定巴音郭楞乡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使年终述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三)提升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巩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动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氛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公共法律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