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美和静 / 静来转

巴伦台黄庙

发布日期:2025-07-24 17:19 来源:
打印 字体:【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佛教的发展史。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从公元3世纪的时候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到我国之后,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习俗的不同,佛教在我国流传以来,主要形成了三大支派: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蒙藏传佛教。像南传佛教呢,我们称它为是巴利语系佛教,也称小乘佛教,它主要形成在我国云南、广西一带;汉传佛教也称汉语系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它主要形成在我国沿海地区;而蒙藏传佛教大多数在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地区形成而发展起来的,我们称它为蒙藏语系佛教。那么藏传佛教发展到它的后期,也就是说,公元十世纪的时候,主要出现了五大教派,分别是宁玛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噶当派(黄教)还有一个派系就是格鲁派(黄教了)那么发展到至今大家经常所称呼的黄教也就是格鲁派的俗称。

黄庙的基本概况,

黄庙又称“永安寺”。是我们新疆境内最大的蒙藏传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4A家级旅游景区,黄庙景区属县委统战部管理,文旅局行业管理。是新疆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古建筑之一。

黄庙是公元1771年,我国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在著名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从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草原东归祖国后开始酝酿策划,由八世班禅恩准,由土尔扈特第十一代汗王布彦朝克图倡议并主持选址重修,从1888年开始破土动工至1904年全部竣工。当时这里一共有18座大小不同的寺庙群组成,分别设有:显宗学院(佛教哲学)、密宗学院(密学理论)、时轮学院(天文地理学)、医学院(佛教医学)等四大学院,黄庙作为主殿座落在中央,其它17座寺庙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四周,总占地面积2.4万平方千米,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黄庙鼎盛时期,僧人最多达到3000多人,整个山沟内都是寺庙和僧人,过往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当时清朝的光绪皇帝赐黄庙名为“永安寺”。我们现在看到的寺院状况,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副景象了,目前幸存的只有主殿(大经堂)、护法神殿(寺院大门口往东500m)和生钦活佛行宫(寺院大门口往西500m)三座寺庙。

自从1985年黄庙复建以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在全体僧众的不懈努力和各位善男信女们的鼎力支持下,黄庙又获得了新生,逐渐恢复了昔日夺目的光彩。

巴伦台黄庙古建筑群坐落在天山深处,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城以北50公里处巴伦台镇巴伦台村,国道218线可达,距库尔勒市130公里,海拔1712米,是新疆最大的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法名全称为“夏珠达尔杰楞”意为“讲经修道兴隆洲)。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国家AAAA级景区。

黄庙的建筑风格是清代时吸纳蒙、藏、汉式建筑风格,内殿中央供奉着清代时的4.5米的麦德尔佛像(弥勒佛)、右侧供奉着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左侧供奉着3.2米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第五世生钦活佛和第九世宫明活佛舍利塔等供奉。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黄庙山门殿东侧,建筑面积为276平米,集购物、餐饮及为游客提供服务等为一体。

黄庙停车场东侧可容纳234个车位。

西侧可容纳70个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