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民委员:
您好!你们在和静县第十六届政治协商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关于推进和静县城乡融合发展培育用好乡村振兴所急需的乡村工匠的提案》(第2025018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培育用好乡村振兴所急需的乡村工匠意义重大
和静县积极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建立完善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机制。通过挖掘、培育、传承和壮大一批乡村工匠,激发了广大乡村手工业者和传统艺人的创新创业活力,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二、培育用好乡村振兴所急需的乡村工匠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印发《和静县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和静县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形成农业农村、教育、工信、住建、文化和旅游、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各乡镇积极配合的工作推进合力。认真研究乡村工匠培育政策措施,详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推进
乡村工匠和乡村工匠名师评选组织、赛事举办、资格认定等事宜,培育推荐更多优秀乡村工匠入围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大师。2024年1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大师。2025年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正在进行,预计8月底完成。
(二)强化产业培育。充分发挥乡村工匠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优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下功夫打造乡村工匠品牌,通过有效地挖掘整理,有效促进乡村工匠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国家级乡村工匠大师根登加甫,主要从事骨雕加工销售,其工作室现有雕刻机5台,厂房面积600平方米,库房60平方米,每年从当地收购材料(国家允许的各种动物骨骼,角、皮毛)投入30多万元,现有职工25(省级工艺大师1名,技术人员3名),年产量达200多件,主要满足当地旅游市场和出口,为东归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骨雕艺术品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疆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落实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要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加工艺术,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025年申请了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目前正在审核中。
(三)强化人员培训。2021年以来我县组织和静县民间艺人、农牧民、脱贫群众、青年、大学生等参加乡村工匠组织的培训20余场次,共有30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以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向学员传授纤维艺术编织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制作出了100多件小型旅游纪念品。后期也将联系人社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工匠参加职称评审,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工匠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评选范围,鼓励乡村手工业者、乡村工匠参加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同时也将联系人社、技工学校等机构分层次、分类别、常态化围绕技艺提升、主体创建、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方面开展技能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县将继续加大对乡村工匠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为乡村工匠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拓宽乡村工匠产品的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工匠品牌。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感谢你们对和静县乡村振兴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承办领导:张良 职务:和静县畜牧兽医站站长
承办人:夏琴 职务:和静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股干部
和静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