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循环水养殖车间。(通讯员 包俊杰 摄)
眼下,位于和静县和静镇的新疆兆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高位池循环水养殖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捕捞季节。网起鱼跃,银鳞飞溅,一尾尾鲜活的鱼在网中翻腾跳跃,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记者走进该基地,只见8个规整的圆形高位池错落有致,池水清澈见底,增氧机激起层层白浪。工人们熟练地撒网、收网,一条条鲈鱼、罗非鱼在网中活蹦乱跳。称重、分拣、装车……一车车鲜鱼快速运往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
“我们最初是室外高位池循环水养殖,在州、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6万元,企业配套投入120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室内循环水养殖车间。”新疆兆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元介绍,通过采取这一新的养殖模式,公司年总产量达110吨,年产值约450万元。
据了解,该公司生产基地占地301亩,依托当地优质水资源和饵料优势,采用室外高位池与室内工厂化循环水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专注发展白斑狗鱼、河鲈、梭鲈等新疆本土高端鱼类养殖。公司采用“高效生产—清洁循环—安全可控”的现代化养殖闭环模式,配备三级递进式水处理与消杀系统,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杀虫剂和杀菌剂,通过黄芪、杜仲、五味子、三黄散等中草药提升鱼的免疫力。
高位池养殖作为一种新兴模式,最大特点是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该模式将池塘划分为养殖区与净化区,实现“小塘养鱼、大塘养水”,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又实现绿色健康养殖。由此养殖出的鱼肉质紧实、无土腥味,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和静县共有5家水产养殖场(户),养殖面积达350亩,主要采用高位池循环水和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养殖两种模式,养殖种类包括白斑狗鱼、河鲈、斑点叉尾鮰、三文鱼、杂交鲟、金鳟、虹鳟等特色冷水鱼及四大家鱼。产品主要销往库尔勒、乌鲁木齐、阿勒泰、昌吉、阿克苏等地,今年预计水产品总产量约137吨。
近年来,和静县加快发展冷水鱼产业,带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持续加强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养殖户落实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从源头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的水产品,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渔业新路径。(记者 赵富强 特约记者 毛阿拉腾图雅 通讯员 包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