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和静县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观看节目。当屏幕中一个个“中国好人”的故事徐徐展开,他们身上所彰显的深厚家国情怀、顽强奋斗精神与高尚道德情操,直抵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在和静县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从“中国好人”的事迹中汲取崇高力量,以榜样为引领,在无私奉献中诠释忠诚担当,让好人精神在和静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凝聚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哈尔莫敦镇海迪克村村民焦小丽说:“好人榜上的名字如点点星光,照亮了平凡的世界,感动着每一个人。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向榜样们学习,积极参加辖区志愿服务,争做一名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践行者。”
乃门莫敦镇包尔尕扎村村干部李豆说:“那位坚守深山教学点四十年的老师让我特别感动。作为一名村干部,我要学习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更耐心地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
协比乃尔布呼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马晶说:“这些好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故事看得见、摸得着。特别是那位诚信经营的榜样,让我坚信好人有好报,我们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多做好事,让社会更温暖。”
巴伦台镇党委书记李奇说:“‘中国好人’是鲜活的价值观,他们的平凡善举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榜样,呼斯台村牧民才才2023年荣获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用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下一步,镇党委将以好人和道德模范为标杆,把榜样力量融入乡村治理与振兴实践,让崇德向善成为巴伦台镇的鲜明底色。”
额勒再特乌鲁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巴太说:“‘中国好人榜’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鲜活的精神教材。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把这些好人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一方面组织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挖掘牧区里的榜样;另一方面把好人故事融入宣传教育及志愿服务活动中,让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风尚在草原上蔚然成风。”
巴音郭楞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巴都才次克说:“‘中国好人’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照进生活的光。这些事迹里有坚守,有奉献,更有普通人对‘善’的执着,这正是我们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最需要的精神养分。接下来,我们会把好人故事编成牧民听得懂的‘草原宣讲课’,让‘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种子在巴音郭楞乡的每一片草场生根,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滋养牧民心灵的‘精神牧场’。”
克尔古提乡三级主任科员巧盖说:“这些身边的平凡英雄,正如网友所言,是日常烟火里的温暖微光,他们让我明白,伟大源于坚守,善意藏于点滴。今后我也将以他们为榜样,在生活中传递这份向善力量。”
巴润哈尔莫敦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草克图说:“好人故事是最生动的文明教材,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太动人了!这些榜样让大家读懂了凡人微光亦可汇聚星河的力量,我们将以好人为标杆,把感动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让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种子在基层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