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阿拉沟乡草原上,接羔棚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该乡人大代表艾日登桑蹲在新生的羊羔旁,仔细查看它们的生长情况。这些体态健壮欢实的小羊羔,印证着品种改良的成功,也为牧民们铺就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
2024年初,阿拉沟乡为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科学养殖技术,发出羊群品种改良和杂交繁殖的号召。然而,牧民们大多持迟疑和观望态度。作为毕业于塔里木大学的高学历年轻乡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阿拉沟村党支部书记的艾日登桑,看出了群众的疑惑和担忧。他深知本地羊虽然肉质鲜美,但存在生长周期长、产肉量低的问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艾日登桑决心通过自己自学的养殖技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他每天到附近牧民家中做思想工作,给牧民算了一笔账:杂交羔羊4月龄即可产肉18公斤以上,比传统当地羊多5公斤,按当前市场行情,每只收益可达800元至950元。“尾巴小、骨架大、出肉率高,这样的‘改良羊’更受市场欢迎。”艾日登桑结合近年来组织村干部、牧民前往周边县市考察观摩牧民养殖基地的经验,从科学养殖入手,详细分析品种改良对提高羊羔繁殖产量及市场销售行情的影响,只为让牧民切实感受到科学养殖带来的好处,从而打消顾虑。
2024年9月,艾日登桑率先在自家200只生产母羊中开展杂交试验。他从昌吉州相关养殖基地引入萨福克种公羊进行配种,并引入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从配种筛选到接羔护理全程科学管控。今年3-4月是接羔育幼关键时期,首批改良羊群迎来“丰收”,186只羔羊顺利降生,其中10对双胞胎,成活率突破90%,远超传统养殖水平。
在艾日登桑的指导和帮助下,牧民巴都玛拉开心地说:“我家280只母羊接了270只羔,双胞胎就有18对,改良后的羊羔看着就壮实,出栏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同样受益的牧民山加甫说:“作为人大代表,艾日登桑真是用自家牧场做‘试验田’,就是要让牧民们亲眼看见科学养殖的效益。”
在艾日登桑的带动下,参与品种改良的户数从去年的3户,发展到目前的22户,涉及4000多只羊。阿拉沟乡的品种改良计划正从“试点”迈向“规模化”。
阿拉沟乡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计划对5000只黑头羊实施统一改良,预计2026年初首批改良羊群出栏即可见效。我们将配套养殖技术培训、疫病防控等服务,让良种繁育与科学管理双轮驱动,把‘羊产业’打造成牧民增收的‘金钥匙’。”(通讯员: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