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明、桑格吉委员:
你们好!你们在和静县第十六届政治协商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提案》(第2023021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学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二、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 学校专门法治课程设置。学校将法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完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课时,安排法治教育内容;小学高年级加大法治教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比重,原则上不少于1/3;初中阶段,采取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教学单元或者集中在某一学期以专册方式实施教学,保证法治教育时间;高中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课中设置专门课程模块或采取分册方式,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独立组成部分。
完成进度:已完成并将长期坚持
2、多种教学方式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每年6月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主题教育节点,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有机融合,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并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法治演讲比赛、法治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
完成进度:已完成并将长期坚持
3、以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教育氛围。学校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以及权利救济制度,实现环境育人。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辩论会、理论研讨等法治实践活动。学校图书馆选配符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普法读本、影视、动漫作品等,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讨论。在校园建设中主动融入法治元素,利用宣传栏、招贴画、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宣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
完成进度:已完成并将长期坚持
4、法治副校长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全过程。县公安局、县人民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等法治管理部门,长期关心支持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配合学校建立“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机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每年宪法法律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规常态深入学校,以法治讲座、互动提问等形式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法治观念。
完成进度:已完成并将长期坚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遵法守法习惯,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推动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等内容开展日常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资源教室纳入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场所范围。
感谢你们对和静县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承办领导:邵永刚 职务:县教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承办人:魏本强 职务:县教科局综治办主任
和静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20日